建设是什么概念?

?概念、命题、交叉链接和层次框架是概念组的四个图形特征。概念是被感知事物的规则属性,通常用专有名词或符号来标记;命题是对事物的现象、结构和规律的陈述。在概念图中,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一个连词的意义关系。交叉联系代表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关系;层次结构是展示概念的方式。一般来说,一般的和最概括的概念放在概念图的顶部,从属概念排列在下面。

?概念图最早是由JosephD教授提出的。1960年代康奈尔大学的Novak,但概念图的概念是在1980年代定义的。20世纪60年代初;行为主义理论在北美仍然流行。因为行为主义理论并不能很好的解释不同于低等动物的人是如何获取知识的,DavidP。奥苏贝尔在1962年首次提出了人类学习的认知理论,并在次年出版的《有意义语言学习心理学》一书中对其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后来的研究表明,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很好地支持了概念图教学的意义。令人惊讶的是,被誉为构建21世纪教育新模式的信息技术和脑科学,也为概念图的正确性和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提供了大量事实。

?例如,现代脑科学发现,人脑由约6543.8+04亿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形成功能网络。人类对大脑的认识已经发展到了泛脑网络阶段。根据泛脑网络理论,人脑可分为四个层次的网络:回路、神经元群、神经元和分子序列。人的学习、记忆、思维都是通过这样的网络系统进行的。概念图的结构特征完全符合人脑的这种生理机制。

1.功能拓展,从评价工具到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

?概念图最初的目的是测量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所以它是一种评价工具。后来人们发现,概念图作为一种工具,在教学中的意义远远大于对原有知识和错误概念的评价。它也是学习、创造、合作、超媒体设计、课程和教学设计的工具。如果教师和学习者掌握了制作概念图的技巧,可以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水平。概念图也是一种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反思性认知,最终使他们学会学习。值得一提的是,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概念图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良好脚手架。

2.范围上的扩展,从介观概念图到微观概念图和宏观概念图。

?概念图的制作总是需要选取一条包含多个概念的知识内容。为了便于教学,所选知识点包含的概念数量一般不会很大。我们把这个概念图叫做介观概念图。但是随着概念图功能的扩展,比如在课程设计中,一张概念图可以包含上百个甚至更多的概念,我们称这样的概念图为宏观概念图。在宏观概念图中,选择一个概念再次由概念图更详细地表示和解释。这种概念图被称为微概念图。

3.领域上的拓展,从科学学科到其他学科和社会应用。

诺瓦克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最初将概念图应用于儿童科学知识的研究,是因为科学知识具有相对抽象的概念内涵、丰富的逻辑层次和严谨的科学命题。但很快,概念图的研究范围就超越了科学的范畴,扩展到各个学科,甚至被社会各个方面研究和利用。如新产品的设计、市场的开发、管理问题的解决等。只要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清晰的表达或解决,概念图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如果说概念图是将知识从一维的线性表示转化为二维的表示,那么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概念图则是将知识延伸到了三维的网络空间,不能说是知识呈现的一次革命。

4.技术扩张,从手工生产到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

?概念图可以手工制作,现在可以用电脑软件编制。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概念图具有修改方便、界面美观、可直接打印、可在线学习交流等诸多优点。鉴于概念图巨大的应用前景,市面上有十几款软件可以编制概念图,如amp2.0、Inspiration、Activity Map、Mind Manager、Mindman、AxonIdeaProcessor5.0、CoCo Systems Decision Explor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