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动画的画面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的动画往往是由各种艺术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组成的。其中,诞生于1960的水墨动画,将传统水墨画风格与动画技术巧妙结合,突破了传统动画的单线平画技法,将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趣味充分运用到电影中,创造了独特的动画形式,不仅震惊了国际电影界,同时,一般来说,水墨动画是以水墨的渲染为基础,使意境、笔墨、线条高度统一。目的是使画面一前一后地运动,表现生活的节奏和动作,带给观者独特的审美享受和艺术魅力。(1)用透视法看水墨动画的画面构成一般来说,所有漫画的创作过程总是离不开绘制图形和画面,动画的基础和开始就是绘画。绘画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是造型,绘画的基本语言是点、线、画、色。国画的笔墨本质也是如此,叫做“墨分六色”。艺术家通过构图将这些元素统一成一个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整体,从而形成绘画艺术作品,动画画面就是由这些绘画组成的。中国的水墨动画植根于传统绘画艺术,可以说中国画的发展空间很大,动画用起来,动画技法的空间也很大。早在唐代,中国画就已经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山水画分为青绿色和水墨画两大流派。写意水墨画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在传统绘画的诸多形式中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精神。它讲究留白和意境,强调不能把纸全部填满,而要留出一些地方空出来给观者想象的空间,尤其是山水画。宋元以后,中国画逐渐从以人物为主转向以山水、花鸟为主,从反映社会生活、描绘历史和现实人物转向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画家的感情。因此,画家们对线条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创造出了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抒情线条。中国画线条经过宋、元、明、清众多画家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世纪60年代,上海动画电影制片厂作为新中国美术电影的创作基地,将水墨画卡在二维平面上,创作了《小蝌蚪找妈妈》(1960)和《穆迪》(1963)两部水墨动画片。可以说水墨动画画面更擅长表现色彩和静物,所以卡通形象虽然色彩丰富,但并不是自然或人工光源的多种类型和属性造成的。是艺术家一开始就附加在他们身上的色彩,是一种前天空的、主观的色彩。水墨动画中色彩的形成与此完全不同。它是后天的、客观的,是光影叠加、混合产生的综合效果,其中色调、肌理丰富、含蓄、生动。从色度上看,水墨画遵循的是染料的消色差原理,动画画面遵循的是色光混合原理,各自的原色不同,两者之间没有* * *共性。从透视法来看,水墨动画的透视有分散透视和复合透视,其中以中国经典水墨动画《穆迪》最为完整。散点透视是一种不固定的透视,画面以游走的视线观察和表现对象,不受自然和空间的限制,更注重感觉的恰当性,在观察和表现对象时更加自由、灵活、宽敞。《穆迪》正是利用简洁有趣的绘画特点塑造了牧童和水牛的形象,运用移动视点的观察方法,自由选择景物,使描写景物的范围和主观感受的容量得到充分发挥,表现了千丈山川瀑布的壮丽气象。难怪法国《世界报》评论说:“中国水墨画,以柔和的景物、工笔和动作表达焦虑、犹豫和快乐。而且在水墨动画的构图上,也采用了复合透视的方法。复合透视虽然不符合绘画的审美习惯,但对于动画来说确实是一种有效的伪装透视法则,比如通过背景和前景的一侧的运动来表现主体的运动,或者通过人为的比例悬殊对比来表现实体物体在体积、高度、空间上的绘画差异。”《小蝌蚪找妈妈》是故事内容与水墨动画形式的巧妙结合,成功实现了体现水墨画风格,将水墨画的动作与动画相结合的初步预期。但是这些方法对于动画画面的构图也有一些无用的成分,因为动画的相机镜头成像遵循严格的光学透视原理,摄影构图遵循大Y透视和几何透视原理。如果说画面的构图属于艺术范畴,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光学透视原理就是一个永恒的物理定律。焦距、物距、像距甚至景深都可以改变,但图像生成的机制是不变的,不存在任意动画的可能。简而言之,动画必须用反视角、反常规的形象来冲击观众。从接受和美观的角度来看,绘画在色彩饱和度、对比度、纯度上的作用要比电视画面强烈和自由得多,因为电视画面尤其是电视画面受到光电信号转换和A-definition的制约,而水墨动画不需要转字,胶片和磁带的年代衰减比染料快。可以看出,这些水墨动画片继承了中国优秀的艺术传统,呈现出动态的景观,更应该重视动画电视画面的透视方法。我们不仅要掌握散透视和复合透视的原理,还要学会运用它,掌握它的弊端,从而更好地为动画画面的构图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2)从摄影技术的角度来看,水墨动画的画面构成是以此为基础的,不断运动的动画画面必然在时间的流动中传播信息和叙事。所以所有的影视作品都必须是连续不间断的,但这不仅意味着任何一部影视作品的画面都是运动的,也说明水墨动画也是如此。由此,我们可以说动画图片是链接在一起的。虽然动画画面不断出现,但一般之间没有蒙太奇,不太可能出现精彩的长镜头。只是单纯的友谊和联系。对于原著的转场,转场依赖剧情和对话是很常见的,更不用说象征性和隐喻性镜头的出现了。有些动画画面连蒙太奇都不讲。即使是十个镜头,动画画面依然在动,体现在相机的控制和调度上。运动是摄影的本质属性之一,运动镜头首先体现为相机运动镜头。在经典的动画软件中,也有Carerera的运动方式和轨迹设置,但大多数人认为相机的运动不仅仅是[推]、[拉]、[平移]、[移动]和上下]而已,这是对体育摄影的简单理解。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动画运动镜头,此外,还有SLeadicam。多莉和。复合运动等。虽然动画画面的运动原因和元素与水墨画有所不同,但从视觉效果上来说,两者很难区分。由于延续百年的摄影技术发展方向已经不太注重未来运动潜力的挖掘,转向借助数字技术不断提高像素和清晰度,而支持水墨动画的计算机视频和图形技术的发展空间相对要大得多。所以在视觉夸张和冲击力上,水墨动画比绘画略胜一筹,因为它是一种“活”的运动,突出了生活的节奏。事实上,动画艺术的动画方面在传统摄影的影响下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视野,具有无与伦比的刺激性、新颖性和夸张性。比如《小蝌蚪找妈妈》中的蝌蚪角色,强调的是笔法和技术的完美体现。影片中,没有任何感情器官和墨点的小蝌蚪,巧妙地展现了它们游泳时尾巴运动频率的独特动态变化,笔触是粗细、方圆等变化。墨遇水,有不同层次:浓、淡、干、湿、焦。用笔蘸墨,产生各种线条和笔触,是技术对笔墨的应用;这种不同的形式通过技术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形成水墨动画的画面形式,是视觉夸张和冲击的结果。由于动画画面的本体是水墨画,水墨画动画实际上是绘画的联动,水墨画动画的最大特点在于描绘和表现动作,所以很明显水墨画动画的画面构图实际上是“动”的展示,即动作的说话。图片的联动充其量是技术壳和生发机制的结果。众所周知,人和物体的动作是一种运动,运动遵循物理学中的力学规律。比如运动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重力力学、天体力学等力学都有自己的一套范畴,比如惯性、摩擦、阻力、加速度、浮力、刚性等等。而水墨动画中能看到的动作,只是现实生活中能看到的动作、动态、动态、动态等等。因为水墨动画形象不是真人,人的习惯和对一系列动作的体验自然要附着在动画形象上,使其拟人化。甚至对于对象的自动化也是如此。(3)从电影语言来看,水墨动画的画面构成可以一言以蔽之,动画作品之所以有无穷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其中的“动”。因为动画电影是一帧一帧拍摄的,摄像机是固定在动画摄影平台上的,摄像机镜头的移动大多是通过摄影平台的旋转和移动来完成的;虽然摄影的自由度明显不如真人电影大,但动画电影是通过摄影来创作作品的。摄影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因素,所以电影语言在水墨动画的画面构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交流和沟通中用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它不同于一般的语言。电影语言是直接诉诸人的视听感官,以直观、具体、生动的形象传达意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水墨动画将电影语言的概念引入水墨画的属性,使其成为一门时空的艺术。所以它有作为电影的美学元素,比如布景、蒙太奇、长镜头、声音等等。这些美学元素被被动画师用来创作优秀的动画作品。例如,穆迪,中国最有成就的水墨动画,赢得了电影语言的精髓。作品描述了一个爱吹笛子的牧童。有一次放牧,我在树旁边睡着了。在梦里,他找不到他的水牛,就沿着山走进山谷,一路问顽童、樵夫、渔夫,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风景迷人。有美丽的山,瀑布,珍珠和玉石打石头,叮当作响,美妙的音乐,甚至更美丽的蓝色池塘,而水牛袖手旁观池和欣赏风景。他想把牛带回来,但水牛迟迟不走,甚至和牧童对峙。牧童又气又急。突然,他想起了短笛,弹了一首动人的曲子。水牛听到熟悉的音乐,循着声音,慢慢依偎到牧童身边,牧童开心地拥抱了水牛。这时,我醒来时已近黄香,夕阳无限,牧童佩妮在暮色中回家了。全片以水墨色彩勾勒,颇有中国画的气势,意境自然流淌。在电影语言中,强调视觉在突出人与周围环境关系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山景》中,大量使用了前景——重叠的山,迷蒙的云,逝去的船,渐行渐远的孤帆。这些镜头传递出创作者对师徒的感情比山高,比水长的意思。电影语言可以在流动的时间线上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场景、描述情节、渲染气氛。一系列的镜头展现人物的行为,一段与场景对应的音乐,一组交叉的象征性蒙太奇,都能达到身临其境,鸣响情感,震动心灵的效果。水墨动画没有情节剧的结构痕迹,分镜头的设计也是温柔抒情的基调,让人、事、情仿佛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从容缓慢,没有常见情节剧的痕迹。可以看出,水墨动画的画面构图运用了电影的时空观念、声画观念、蒙太奇观念、镜头画面设计等动画电影语言来解读中国的水墨动画,可以演绎出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水墨动画。水墨动画要发展进步,必须以电影的创作规律为主导,以电影语言为衬托。构图时利用色调和景深来呈现主体,可以扩大画面空间,增加画面信息。综上所述,水墨动画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形式,横跨水墨画和动画两大艺术门类,可以看作是国内传统文化与国外动画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动画创作者从中国水墨画中就地取材,将动画制作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创造了水墨动画这一体裁,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水墨动画的画面构成方面,从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水墨动画的艺术特点和电影语言三个方面介绍了水墨动画的基本画面构成。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这些要素,对于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水墨动画的魅力和意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水墨动画的制作者更好地掌握水墨动画画面的取景构图和画面结构,提高画面的创作水平,升华画面的主旨和趣味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