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有哪些致命缺点?
国产动画的致命短板是市场的缺陷。目前国内动漫的消费群体还是儿童。虽然沿海城市有很多年轻的动漫爱好者,大学里也有很多相关的学生组织,但他们的声音仍然是少数群体,除非采取长尾策略,否则无法产生价值。年龄大一点的基本没动画了。只有带领年轻群体观看,才能产生消费。如果有能被他们认可的动漫品牌,那肯定是被动接受孩子的需求。有多少传统家长能支持孩子关注动漫,了解孩子喜欢的动漫品牌?
其实从这些现象可以发现,动漫市场还是很窄的。或许很多动漫迷会认为,只要电影做得好,就能突破市场。最近有几幅漫画说明了一些问题。这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品质和创造能量需要内在的知识。成年观众吸收了很多国外的优秀内容,这个战场上地球是平的。这种跃进不是资本能解决的现象,而是积累和时间。现阶段的浮躁风气只能把这个行业推向深渊。
我们需要彻底了解自己的实力,通过不断的积累来发展。其实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动漫大国,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都是在掌握了内幕之后才进入成人市场的,而那些对行业非常执着的导演和制作人,都是在资本的不信任和旧体制的压力下艰难发展的。作为观众,你看到的只是结果,你看不到的是这些公司或者董事,成长的辛苦过程,随时会被打压,死掉。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动画的水平和处境和其他国家八九十年代是一样的,可能会在技术大跃进中缩短距离,但不会对动画本质和创意积累有很大的提升。在这个时期,我认为低龄儿童的动画才是动画企业真正推动自身发展的好方向,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不断向前跌倒,让人担忧和烦恼,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应该由市场主导,而不是依靠外力大跃进,最终会带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