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居然是我自己?-关于游戏中空白主角的设计
(《亵渎上帝》中的“忏悔者”受到沉默奇迹的保佑,可以死而复生。)
是否像《亵渎》中的忏悔者,游戏解释了主角不能说话的原因;或者像《黑魂》中的亡灵主角一样,在游戏设计中只省略了主角的音标台词;在其他对应过程是剧情驱动的游戏中,类似的“空白主角”设计数不胜数。
所谓的“空白”设计,并不仅限于省略角色的音标台词:在《光环》中,头盔下的“中士”属于角色面部形象的空白;和《超越的世界》一样,游戏只触及了主角的性格和内心塑造,属于角色背景故事的空白。
(《超越的世界》里的主角没有太多背景。)
在《96号公路》中,玩家扮演的逃亡青年已经变成了一个“完全空白”的角色:我们只知道自己在游戏中扮演一个从“彼得里亚”逃出来的年轻人。它们没有音标线,也没有特定的形状;甚至玩家可以选择的文字对话也是通用的。在这个游戏中,那些形象各异的NPC似乎更像主角,而不是玩家控制的角色。
当然,游戏中的“空白主角”绝对不是为了偷工减料而设计的。这种设计就像小说结尾的“开放式结尾”,具有激发读者想象力、引发读者思考、深化主题的作用。那么,游戏中空白主角的设计由来是什么呢?他们扮演了什么角色?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谈谈游戏中这些“沉默”的主角。
一、“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型:
其实这里所说的“不见人”有两种不同的表现:要么是玩家控制的角色在动画场景和第三人称视角下从未露出过自己的真面目;要么游戏的过程总是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以至于我们只能看到角色的穿着,听到他的声音,却无法通过他的脸分辨出他的具体形象。
毕竟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游戏人物的形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敌人有一张好脸,而“叛逃”的玩家也不在少数:比如《生化危机:村庄》里的八公夫人,谁不想和她在城堡里玩捉迷藏呢?
(面对如此邪恶迷人的角色,玩家“投敌”很正常)
在前段时间热播的JRPG《黎明传说》中,男主角奥芬刚出场时处于失忆状态,没有正式名字。于是人们根据他戴在脸上摘不下的面具,称他为“铁面具人”。这个标题,来源于历史故事,可谓类似“无脸”人物的“万恶之源”。
光晕里的中士,末日的末日,堡垒之夜里的曼达洛人,英雄联盟里的头盔哥,还有前面提到的黎明传说里的奥芬;他们都可以被看作是法国故事《铁面具人》中的人物形象。
(《英雄联盟》在张英雄的原画中有很多“头盔兄弟”)
法语“铁面具人”指的是161年被送进法国圣玛格丽特岛监狱的囚犯。与其他许多犯人不同的是,他穿着精致的衣服,体格健壮,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在街上游荡的流氓。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戴在脸上的铁面具。
“铁面具人”被关在单独的牢房里,狱卒对他毕恭毕敬,可见他非富即贵。除了负责处理犯人的高级官员,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铁面具男子沉默寡言,举止温和,让人对他的真实身份和长相感到好奇和不解。从入狱到34年后死在狱中,他几乎没有摘下自己的铁面具。
(铁面具人)
大仲马写的小说《三个火枪手》和小李子主演的电影《铁面人》都加深了大众对此事的认知。所以后世以“不脱头盔的神秘人”为灵感创造的形象如雨后春笋。
作为游戏史上最坚定最神秘的人,《光环》中的中士从来没有给玩家机会看到他头盔下的脸到底是什么样子。在《光晕1》中,游戏最后CG有一个场景是中士摘下头盔,但是由于视角障碍,玩家看不到他的脸。有些玩家使用特殊的软件来调整游戏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中士摘下头盔的过程。然而,当他摘下头盔时,我们竟然看到了另一个头盔,于是队员们调侃:中士的身体就是那个头盔。
(《名景》与军士长同款)
生化危机系列7、8的主角伊森?如上所述,由于第一人称视角,温特斯看不到他的脸。《生化危机》作品中的主角都有相应的面部描写,伊森是个例外。
在这两部作品中,虽然有镜子一样的物体,但是当我们操纵主角看镜子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脸是模糊的。人脸是用来判断一个人身份的最直接的特征。抹掉脸就相当于抹掉了他的身份。或许7中的这个设定是为了铺垫,直到8告诉我们伊森的原体已经死亡,被霉菌取代?
(可惜伊森在游戏里没有脸)
在另一款恐怖游戏《布莱尔女巫计划》中,主角爱丽丝使用了与《生化危机7/8》类似的方法。但稍有不同的是,迟迟不露脸的主角会在糟糕的结局中失去理智,成为女巫的仆人。这时,你可以从地上的水坑里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脸:和之前的女巫仆人一模一样——坏人居然是我自己?
(布莱尔女巫计划中难忘的一幕)
这种在故事结尾揭露整个事件的叙事方式,相当震撼。在这场游戏中,最后出现的是主角的脸,揭开了整个故事中最大的谜团:一直没有走出自己心魔的埃利斯被献祭给了女巫,这不仅让玩家恍然大悟,也让人感到失落。
二、“悄悄”型:
要说游戏中的“安静”角色,就不得不说说《黑暗之魂》三部曲中的亡灵主角:没有音标台词,没有面部表情。但令人费解的是,黑魂的NPC种类如此之多,台词和声音也属于游戏更多、触发条件更复杂的范畴;那么排除偷工减料的可能,为什么制作方不愿意给玩家控制的角色加声线呢?
个人认为,首先,可能是基于黑魂系列可塑性很高的揉面系统,导致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通用的配音来贴合玩家定义的不同形象。其次,比起那些有音标台词甚至“喋喋不休”的游戏主角;沉默寡言的主角更符合黑魂庄严悲壮的游戏基调。
(如果骨灰会说话,魂3真的会变成“爱情编队”的游戏了)
游戏本身并没有在主角的背景和来历上花费过多的笔墨,所以“沉默”的主角可以营造出一种神秘、沉重、虚无的感觉,吸引玩家的喜爱和关注。
很多时候,“文静”的人物往往更容易赢得人们的好感,就像网友对当红主播“周淑仪”的评价:“多好的姑娘啊,可惜她有嘴。”。
当然,取消游戏中主角的配音也可以让玩家更容易代入游戏场景。当主角的背景甚至外貌都是空白的时候,玩家更容易接受自己在游戏中的形象,“成为”主角。除了黑魂,《上古卷轴:天际》和《怪物猎人的世界》里的主角都是一样的。
(怪物猎人,其主角也不会说话)
三、“完全空白”型:
这里所说的完全空白,相当于前面提到的两种类型的结合:既没有面部形象,也没有音标线条,有的甚至连人物的一般模样都没有。可以说“主角”起到了“跑龙套”的感觉。
《光环:致远星》中的贵族六号和《光环:地狱伞兵》中的菜鸟在这里可以归为“完全空白”的主角。他们在游戏中总是躲在自己的装备下面,自始至终从不露脸;游戏中的NPC和他们说话,我们没有听到任何回答。虽然《光环》官方小说中有关于“菜鸟”的后续故事,但他在游戏中只是一个几乎完全空白的角色形象。
(“晕?地狱里的伞兵)
《96号公路》中,玩家扮演的逃亡青年也是“空白主角”的典型。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只是推动游戏剧情发展,帮助升华游戏“自由”和“成长”主题的“无名小卒”。游戏真正的“主角”是游戏剧情中出现的有血有肉的NPC以及他们在这个故事中的欢笑与泪水。
《无人深空》和《星际拓荒》也是两款以剧情推进为主,偏重探索和发现的太空游戏。在这款游戏中,玩家控制的角色也没有太多的背景,没有台词,没有面部刻画,只有一艘破旧的飞船和一套丑陋的宇航服。这样设计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强调“探索深空”,所以不注重人物部分;也许是因为在浩瀚无垠的宇宙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以至于身份不再那么重要。
总结一下,一些剧情驱动游戏中“空白主角”的设计有以下作用:
(1)增强玩家代入感,引人入胜;
(2)营造神秘感,给玩家留下想象空间,吸引玩家兴趣;
(3)为了突出游戏的其他核心元素,故意忽略,让玩家专注于这个特性;
(4)特殊的一种是在游戏前期省略角色形象,在结尾揭示,营造出意想不到的故事效果。
所以下次你在新游戏中发现自己“聋哑”的时候,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也许在游戏的最后,你会“惊喜地发现”反派其实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