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中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举个例子,对于很多人来说,你可以清楚的分辨出十几个耳机和几百个耳机的区别,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几百个耳机和几千个耳机的区别。有些人能听出十几个耳机和几百个耳机的区别,但这个区别对他来说根本不重要。他觉得用十几个耳机听和用几百个耳机听没什么区别。
比如泡茶或冲咖啡,有的人能喝出自来水和纯净水的区别,有的人觉得都一样,有的人也能喝出区别却觉得无所谓。
逻辑是一样的。有些人能明显感受到事件发展的矛盾,有些人感受不到,有些人感受到了又觉得无所谓。
比如一个后宫故事里,冷漠的女主角偶然看到男主角喂猫,就爱上了男主角。根据我们自己的日常经验,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注意这里说的是“看到喂猫就喜欢”)。毕竟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在高速公路上拦车救狗的新闻,比喂猫要震撼的多,也没看到有人爱上救狗的人。
通常我们会觉得男女主角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或者女主角有了一些幻想,或者男主角长得太帅了,惊动了党中央等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喂猫”成了压垮女主角理智的最后一根稻草。
再者,如果从创作层面考虑,猫在这个故事的创作背景中可能是象征性的。路边饥饿的小猫象征着科学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困难。英雄喂猫的行为,寄托了年轻科学家们迎难而上的勇气。背后的女主角是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幸福生活。虽然我们在发展科学的时候根本看不到,但是幸福其实已经悄然而至。
上面的例子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离我们生活经验最远的直接因果关系,我们觉得很难理解;一种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我们能够理解的因果关系;一种是根植于我们现实生活中,从创作层面形成的因果关系。离我们的生活越远,越不真实,越真实。
在第二段喂猫的例子中,描述了读者/观众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推测,以便在因果之间填充更多的内容,从而建立事件的逻辑链的情况。这是追求理性的一种表现。同时,会追求这种理性的人显然不认为“喂猫”和“喜欢”之间有因果关系,而是认为这种关系不合逻辑。
对“理性”的认知,其实与人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有直接关系。一个人没有去过几个国家,没有和最优秀的人有说有笑,所以他不知道别人有多短暂和简单。没做过生意的,不知道有多难。我们的知识越多,就越能认识到这个故事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都说“现实比小说更荒诞”,因为一个人的认知总是有限的,小说家也不例外,所以他很难想象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如果连小说家都没听说过一个东西,那它可能离小说家的受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