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额下滑,净利润破80亿。谈长城汽车2022年年报

最近几天一直在等各大车企发布2022年年报。从枯燥的数据中,还是能看出企业发展的主脉络。3月30日,长城发布2022年年报。

虽然长城汽车去年的业绩有些不尽如人意,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长城的盈利能力。车企的销量不全是财报,只能算是一个主要因素。而且我从长城汽车2022年财报里看到了一些很神奇的东西。

虽然2022年销量似乎还不是长城可以引以为傲的资本,但似乎并不影响长城的营收和利润。营收方面,长城汽车2022年营收达到654.38+037.34亿元,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82.66亿元,同比增长22.9%。

众所周知,长城在2022年的整体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片面意义上),具体表现就是销量有些偏低。但是我们的净利润增长了22.9%,说明长城已经逐渐开始摆脱靠数量盈利的旧模式。这一点必须肯定。

从营收来看,2021财报中,长城汽车营收为1364亿元,同比增长32.04%,净利润仅为67.3亿元。对比2021的财报数据发现,长城2022年营收仅增长6543.8+0亿元,利润却高达82.66亿元。

然后,我们还要引入另一个数据。根据长城2021财报公布的销量数据,长城2021销量突破1.28万辆。2022年长城汽车销量1.061.700辆。

嗯,这是个难题。2022年比2021少卖了20多万辆,但营收增加了6543.8+0亿元,利润也同比增长了22.9%。为什么?别急,下面财报数据为我们解答。

品牌溢价。这就是答案。

2022年长城汽车单车均价为654.38+029.4万元,同比上涨265.438+0.4%,而2026.5438+0年的数据仅为654.38+006万元。换句话说,长城的自行车价格越来越高,收入当然可以增加,完全可以抵消销量的下降。

要知道,中国品牌的自行车价格一直是个“痛点”,一直是靠低价高配来满足消费者。可以说国人对中国品牌还是比较苛刻的。车要够大,动力要够强,材料要够好。在这个前提下,价格要足够低。

我们的中国品牌一直在发展。不过,现在情况越来越好了。高价值车越卖越好,也证明长城汽车转型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前阵子我在分析吉利财报的时候也提到过,直到2022年吉利的自行车平均售价才突破654.38+万元大关,而长城是2026.5438+0才取得这个成绩,今年又有所提升,达到654.38+02.94万,接近654.38+03万。

随着坦克、威品牌等车型的推出,长城汽车20万量级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增长15.27%。与2021年相比,超1.5万辆占总销量的1.5%。显然,长城正在经历快速的转变。

其中,坦克的贡献相当可观。坦克300、500成为长城向高端转型的一大利器,对集团业务的增长也非常重要。

有了对比,我们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长城2022年财报中令人欣慰的东西。当然,销量下滑肯定是长城自身的问题。我们以后再谈这个。

R&D投资方面,长城2022年投资121.81亿元,同比增长34.34%,占营业收入的8.87%。与2021的数据相比,2022年长城的R&D投资将直接增加31.11亿元。再往前看,2020年长城的R&D投资只有565438+5200万元。

由此可见,长城汽车近年来在R&D的投资是非常残酷的。从长城汽车近几年的技术成果来看,R&D投资的增加已经逐步显现。

就在3月份,长城推出了他们的Hi4电动四驱平台(智能四驱电动混合动力技术Hi4),主打“技术平等”,具体来说就是“四驱体验,两驱价格;四驱性能,两驱能耗。”

并不是说它更先进,而是长城的Hi4电动四驱在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更加合理的利用了电机,实现了四驱,降低了成本。现阶段,插电式或油混式汽车最尴尬的问题就是比燃油车贵。

长城的Hi4降价了。消费者会不会不买单?这和比亚迪9.99万的秦加DM-I是一条路线,价格是决定销量的一大因素。预计今年会有搭载Hi4电动四驱技术的车型,大家不妨等等!

同时,长城汽车集团目前的业务范围相当大。它不仅销售新车、电池、光电、零配件等。,而且还拥有庞大的业务范围。换句话说,汽车销售可能只能算是长城汽车集团的主要收入项目,但并不是全部。

海外市场是长城汽车近年来新的增长点。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2022年长城海外销量突破1.7万辆,占比超1.6%,日益成为长城发展的新助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之前的长城海外战略中,哈弗似乎仍然是主要销售的产品,但在2022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欧拉、威品牌、坦克品牌都主动走向海外。而且这只是开始,2023年长城海外市场的表现更重要。加快进入世界汽车市场,参与竞争,是中国品牌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2022年年报的可取之处我说了这么多,但如果你说2022年长城欣欣向荣,我觉得不是。首先,长城在2022年的销量其实是下降的,这是很不正常的。其次,长城旗下的汽车品牌发展太不均衡,必须引起重视。

虽然我不是销售理论家,但销量依然是检验车企市值的重要参考指标。2022年,长期占据销量头把交椅的哈弗消失,新车命名越来越魔幻,威品牌销量持续低迷。这些都是长城必须解决的问题。

就新车命名来说,从初恋的赤兔,到后来的猫狗,有很多奇怪的名字。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吗?卫牌的三款“咖啡”也略显奇特。对于长城汽车的观众来说,你能说出摩卡、拿铁和玛奇朵的区别吗?这些,长城汽车都必须解决,尤其是威品牌的发展。

所以需要从集团和品牌的角度来梳理产品矩阵,尤其是矩阵之间的关系。有问题就大方承认,想改就改,这样才能表现出企业真正的自信。

编辑点评:

从财报来看,虽然长城汽车集团2022年发展不足,但整体表现确实出乎意料。大家都在等着看长城销量下滑的笑话。没想到反手给出了这么华丽的数据。就企业发展而言,长城的长期信条是加大R&D投资,稳步向高端转型。逐步淘汰旧的平台产品,提振高价值产品的销售,不断提高高价机型的销售比例,是大方向。长城也做得不错。在自身品牌建设方面,长城也必须抓紧调整。在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转型风口,及时调整不迟,但不能拖。你必须知道“放弃”和“得到”。(文车视觉科技李良)

本文来自一诺作者。车饰界科技,版权归作者所有。请以任何形式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车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