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有动漫产业的运营模式是怎样的,有什么利弊?

我想设想一个可怕的情况——如果在遥远的未来,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只能在外国动画片一轮接一轮来的时候,惊叹外国人的奇思妙想和俏皮,把我们自己的阳光、探索和感人的环境,装在厚厚的黑色画框里,放在高高的厅堂里祭奠。

这是不是相当于给今天的国产动画判了早死?

而此时此刻,我们真的忍心放下吗?不,是时候找到答案了

当缸里的水用完时裸泳

让时针回到2006年4月26日。

国家刚刚把动漫定义为一个宏大的文化战略。

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国内动漫原创企业,逐步改变日本和欧美动漫在国际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当时国产动画产量只占全球份额的11%。)

没想到,不到四年时间(到2010),中国动画片的产量已经达到22万分钟,取代日本成为动画制作领域的手机。

以至于2011全刹车的动画依然达到了26万分钟的输出。而今年的老二日本动画,只制作了9万分钟,就被中国全面拉开了序幕。

站在十字路口,国产动画开始反思;

有多少人认可这个老板的头衔?国产动画给自己和世界带来了什么?于是2012年中国动画片产量开始主动萎缩...

但观众的耐心几乎耗尽,于是各种咒骂就此尘埃落定。

领导也很担心:怎么跟了这么多年的孩子还是不够出息,学费交多了。看来药是停不下来了,于是出台了《促进国产动画电影发展》。

9项措施和一系列政策。被政策照顾的惨孩子叫“企业号”,当时还没年轻到能照顾自己。

但政策似乎安排好了一切生活琐事,创意融资、发行推广、影院放映、海外出口等一切都为“企业”打理。

一边的“企业”此刻有点担心:吃喝完了嫁妆能管吗?

企业的担忧是正确的。我从小就住在瓷器店里。天气美丽、温暖、阳光明媚。我无法想象一头凶猛的大象闯进来会是什么样子。不幸的是,现实就是这样一头不可驯服的大象。

2065 438+0165438 2003年10月7日,一个名为《渔夫之死》的专题登陆凤凰卫视,震撼了业内外无数人的心——在动画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动画人于洛一自杀了!这部专题片在凤凰卫视首页播放了近20万次。人们不禁又要问:国产动画怎么了?

从一个地方看全貌

要了解动漫行业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足够的行业数据,但是动漫行业的数据非常薄弱,原因有二:

1,上市公司少,企业经营数据不公开;

2.业务链条长,统计复杂。凡是做动漫服装或者动漫家具的,都可以说自己是动漫企业。

所以,对于“动漫产业的产值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笔者一直抱有很大的疑问。

首先需要明确动画的概念:动画是动画加漫画的简称。

动漫产业按照收入模式分为版权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版权市场包括:电视动画、动画电影、网络动画、手机动画、动画出版、动画音像制品、动画舞台剧等。衍生市场包括:玩具、服装、游戏、食品、家居、文具、主题公园等。两个市场依靠授权和品牌管理业务作为连接。

根据《中国动漫产业投资研究报告》2011-2012中的估计。2012年中国动漫市场总份额约为321亿。(主流媒体“2011-2012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759.94亿”的说法来自文化部发布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情况》。

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完全公开过,统计方法当然不得而知。这使得笔者只能引用伊恩咨询公司《中国动漫产业投资研究报告》(2011-2012)中的估算。毕竟这个估算是公开的,其统计方法和推理逻辑是清晰的。伊恩的统计逻辑是将上述所有细分市场的份额累加起来,就是整个动漫市场的产值。

同样起源于千禧年的游戏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对象。长期以来,游戏一直被贴上“不务正业者的爱好”的标签,缺乏国民关怀。但是游戏行业的市场化带来了2012年近600亿的产值。

曾经对比过,可以发现同期动漫产业的产值几乎是游戏产业的一半。不仅如此,3265438+亿中有近三分之一来自动漫玩具,另外三分之一来自其他衍生品,剩下不到654388+亿的份额真正来自动漫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