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有哪些影响?
(一)对思想界的影响
中国哲学思想萌芽于周朝,兴盛于战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使中国的哲学思想极为繁荣。汉朝只有孔子老了,后来因为汉武帝拒百家而把儒家奉为雕像。于是道教日渐衰落,到了魏晋六朝,佛教盛行于世,道教逐渐复兴,产生冲突,因排外接触而产生排斥与融合。后来讲老庄的,更多的是从佛经中取义,讲佛学的,学者也引用老庄。
至于儒家,历代帝王和著名的儒家都转而信奉佛教,导致了当时佛教的捍卫者。但由于佛教思想的超越性和翻译文学的优美性,当时的一流儒学都学习佛教,唐代一般思想家都以佛教为调和甚至主导儒道的基础。
唐末宋初,只有禅宗兴盛,操纵着当时的思想界。因为禅宗主张不应有文字,不应有外教,它旨在研究人生的根本原理,使人能自行研究,只有发明——看清自然,才能讨论学习。当时学术界受禅宗影响较大的有溪、程等人。比如周明门让人研究‘孔子和颜回享受了什么?程还命令弟子观察'喜怒哀乐之前的天气',主张读半天经,静坐半天,都是佛教禅宗所研究的'你从哪里来,死在哪里?或者‘在我父母生下我之前,我到底是怎样的人?你的想法。
至于宋代的陆象山,他接着说:‘宇宙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明成祖王阳明也是采用禅宗的方法作为他倡导‘良知’的基础。总之,周澄的理学和陆象山、王阳明的理学都受到禅宗的影响。可以说他们建立了一套以佛教为基础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理学。任何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人一定都有同感。
(二)对文坛的影响
佛经翻译的核心时代是汉末至盛唐。佛教大藏经中,56000卷经典都是此时的产物。宋元以后,虽偶有翻译,但无足轻重。
中国从南北朝到闲散的唐朝,大师很多,翻译的不下百人,其中最杰出的,对中国文学贡献最大的是当提罗什和玄奘。罗氏是旧译时代的大师,玄奘是新译时代的英雄。凌译卷虽富《洛史》,但译卷范围比玄奘广,两者齐名,势均力敌。旧译本多为直译,所以罗氏的译本富有西域自然语言趣味,不仅为中国思想界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于《泰晤士报》,则转向了意译。其生动有趣的文笔、新颖的格式、创新的文字、精巧的结构使中国文学变质。这里有三点:
(1)扩展了普通话内容。
中国自汉代以来,文人只重古,不敢有所创造。虽然他们有了新的思想,但他们也使用了古代的文字,这使得所有的学术研究都变得索然无味。早期的佛经翻译,除了固有名词的音译,相似者还攻古,后期研究深入,感觉旧词新义难配。如果还在用旧词,就会失真或者用词不尽如人意,于是就致力于新词的创造,无形中促进了普通话内容的扩大。虽然现在的佛教词典没能搜到佛经中所有的新名词,但能看到已经足够惊艳了。
至于日本佛教大辞典,收集的三万五千多种语言,都是汉晋隋唐时期翻译家创造的新词。这些新词如何加入中国语言系统,成为新的组成部分和普通话的内容?
(2)语法和文体的变化
只要看过佛经,就会发现它们的风格和一般的书不一样。最值得注意的是,佛经中没有使用“之”、“乎”、“者”、“也”、“意”、“言”、“在”等词语,佛经中有很多倒语法,但也有很多形容词、同格的词语。尤其是一篇文章,散文和诗歌交织在一起,不管是不是诗体。唐朝以后,中国的文风几乎流畅如画像,洗去了六朝的尘埃,又受到佛经翻译的影响。
总之,佛经文章结构新颖美观,洋腔洋调,让人赞不绝口,有一种和谐清新之感。可以说是当时一种革命的白话文新文体。这种新风格的创造使罗氏及其追随者做出了巨大贡献。唐代佛经翻译虽兴盛,但若论文学,翻译家不会比罗释多。
(3)文学趣味的发展
中国现代的纯文学,如小说、歌曲,乃至文学创作,都与佛经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中国佛教,自拉什以来,曾数次被大乘学派垄断,但大乘在佛教消亡后兴盛起来。首先,他的倡导者要推Aśvaghoṣa,要看《拉什Aśvaghoṣa菩萨传》,知道他其实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的作品和普及佛教的事业都是基于他所学。所以,他的《颂佛行》一书,可以说是:一首三万多字的长歌;译文虽不强调音韵,但类似乐府古群,如孔雀东南飞。他的大乘庄严论简直就是“儒林外史”式的小说。其素材虽取自四阿汉,但以其绝妙的文笔点缀,令读者着迷。
在Aśvaghoṣa之后,大部分大乘经典都进行了极其精妙的教导,比如华严、涅槃、般若等文学经典,然后用绝妙的民族语言翻译和诵读。即使不信佛,也对它的文字和表达很痴迷。所以中国文人都喜欢读佛经,以助文章之美,连想象力都是意想不到的。比如中国的文学名著,比如《水小传》、《红楼梦》,都是受华严、涅槃的影响,也就是宋元明以后的杂剧、竹本、弹词等长歌也间接吸收了“赞佛自行”的笔法。唐代寒山拾得的诗歌,以、苏东坡的《素问新诗》为最早,宋等人的语录都是摹仿禅宗的。此外,还有桂的《鲁元》、《西游记》等。,更是文学作品。
(三)对艺术界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可以用四点来解释:
(1)建筑宏伟
中国古代建筑,虽然不如西方建筑实用,但却力求精致,比如前后房屋的陈列和布局,左右绝妙的装饰,都不是西方建筑能比的。特别是一般佛教寺庙的建筑,结构精巧,气势恢宏,风格庄严,都是模仿原始印度佛教的状态。至于遍布中国大陆的佛塔,它们更能代表佛教不屈不挠的精神,给人一种神圣而崇高的感觉。
(2)写实雕刻
虽然中国古代就有雕塑,但雕像和铸件是从佛教传入开始的。唐代著名工人的雕像和用木头或石头雕刻的佛像真是划时代的艺术创造。比如洛阳龙门和大同云冈的石佛,敦煌石窟的佛像和壁画,不仅造型逼真,人物也栩栩如生,在中国艺术界真是无价之宝。
(3)萧淼的肖像
由于隋唐时期佛教的兴盛,中国的国画获得了很大的启蒙,因为当时的名家画佛像,力求逼真,把佛经中的故事人物画在墙上,以作庄严的点缀。如焖亮壁画、云冈石佛,都是家喻户晓的,为中国的艺术大放异彩,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中国大陆的佛寺艺术创作,也只是从书籍和图片中窥见了一点,虽然我们也很向往。
(4)白凡很感人。
中国的古乐很好,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加入了新的曲调,使旧的曲调更进了一步,有了特殊的发展,如'鱼山白凡'、'寺钟',都是照搬佛经中优秀的梵音。至于佛寺中的中档编钟鼓点,都是僧人以* * * *的礼乐生活,让人闻之色变,俗念尽消。中国的诗人喜欢闻佛教寺庙的晨钟和鼓声,他们唱着美妙的诗歌和歌曲。即使在现代乐府中,他们也经常在佛颂中取韵,可见佛乐感人。
第四,佛教对中国习俗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学思想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从不参与政治活动,但对社会风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改善人生观,扩大孝道。
(一)人生观的提高
中国古代人死如灯灭,孔子也说‘不知生,焉知死’。佛教传入中国,人们才知道自己有活下去的理由,有死下去的理由,有给自己还几条命的权利。俗话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而不幸往往是人的思想造成的。所以说‘善念上天堂,恶念下地狱’。因为佛教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行动、言语、想法都能形成一种特殊的惯性,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能够导致未来的结果,也就是主宰生命、主宰宇宙的因缘。
因为人的因缘有善有恶,所以因缘也有善有丑有苦。佛曰:‘不忘已行,业障遇之,必有报应。’而他说,‘如果你想知道前世的因缘,今生的受者就是;如果你想知道来世,这一生的作者是。既然人生所有的机遇都是自己造成的,为什么要为环境的艰苦而哀叹,或者为机遇的美好而自豪呢?但若能把握当下,体悟过去而不谏,知来者可追,悔悟而向善,自然能克服艰辛,创造幸福。所以,佛教的“三代因果轮回”说,实际上具有警戒和鼓励的作用,使人在因果规律下忏悔、积福,保护身体健康,逝者追荐超度,帮助精神。连国家皇权都贵,每次把国家的不幸归罪于自己,都当成内讧,然后反思自己:抗击疫情。由此可见,佛教因果律深入人心,不仅影响中国人的人生观,还能治病于未发,补充政教之不足。
(二)孝道的扩展
中国的古人,活在世上,甚至管理家庭、国家、世界,都是以孝为本。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孝道的内容得到了扩展和丰富。因为儒家讲孝道,无非就是‘生之以礼,死之以礼,祭之以礼’。或者除了侍奉左右,冬暖夏凉,晨光昏眩,还要继承老祖宗的遗志,完成老祖宗的事业。比如孔子说,‘孝者善随他人之志,善随他人之事者亦善。’
佛教的孝道,不仅仅是服务和供养,更重要的是弘扬其志,发展其业,更重要的是使其停止恶行,做好事,从而从死亡中拯救生命,从苦难中获得快乐。所以,古德说:‘没有孝心的人,不足以为人;孝顺不能生老病死,所以光孝顺是不够的。“他又说:‘生而养而葬,孝也;生陆毅,死刘放,尽孝;生其真信,死其灵,人尽孝。"
佛说梵文经上说,‘凡男为我父,凡女为我母,我从其生而死。‘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要知道,佛教的孝道,含义很深,范围很广,不仅是第三次孝敬父母,让父母信以为真,停止恶行善举,最终解脱生死,从苦难中得到快乐;即使是对六道众生,也要孝敬。但是,基于“尊重他人,人人都会永远尊重”的原则,佛教孝道的弘扬确实可以让社会充满孝心和善意,人民的善良和未来的幸福也是可以指望的。所以我说:佛教的孝道不仅放大和丰富了中国孝道的内容,而且抑制了庸俗,有助于道德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知道,佛教是历史上一场文化思想革命的产物,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如果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那么佛教应该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不可否认的是,佛教的传入使中国的本位文化首先变质,成为本位文化之一。所以,要研究中国文化,首先要研究佛教;复兴中华文化,首先要复兴佛教,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首先要弘扬佛教。
在近代,许多对中国文化着迷的外国学者主要关注佛教。基于此,我认为:作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生,我们有必要学习佛教,不管我们是否信佛。否则,不要说我们承担不了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就是一旦接触到研究中国文化的外国学者,我们对佛教也是一知半解,使中国文化变质,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你尴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