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嘉峪关有战斗吗?如果有,你打过哪些仗?堪称天下第一。
《中国长城分布示意图》用光电的方式展示了中国长城的分布。通过插图,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城是楚方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齐长城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它西起山东省平阴县东北部,在东南部胶南市朱晓山以东入海。秦始皇长城西起甘肃岷县,途经宁夏、内蒙古、河北、辽宁等省。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万里长城。汉代河西长城起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口,沿河西走廊到达敦煌,止于新疆罗布泊,在甘肃境内绵延1.200多公里。这条长城在抵御匈奴入侵、开拓西域疆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发展河西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明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河北山海关,延伸至辽东半岛,全长12700里。它是中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长城。其中,长城的重要遗迹有天祝县乌鞘岭长城、山丹县绣庙长城、山丹县长城口墩、嘉峪关关城、嘉峪关西长城。
长城是古代战争战略防御的产物。它从早期的城堡和城墙的组合,逐渐发展成为海关、城堡、城墙、平台、塔楼等多功能的复杂结构。长城建设的主要原则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形态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包括黄土夯筑长城、砖石建筑长城、刘宏混沙长城、栅栏长城和壕沟长城。
从历代长城的建造来看,长城的建造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施工方式有夯筑、土坯砌筑、红柳夹芯施工、石砌筑、砖砌筑、木栅栏等。但其主要施工原则是“因地制险”。
长城的修建是历代长城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修建长城的历史上,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在山海关哭泣的故事。同时,还出土了许多典型的长城文物。其中长城徽章出土于1975嘉峪关北长城。徽章刻在石头两面,正面刻有“嘉靖十九年七月初一”字样,中间刻有“我开始工作”字样。背面刻有“蔡志美旗”,旁边碑文写着“一工李清队,二工梅Xi队,三工王元队,四工侯洵队,五站综合队,六工张谭队”。徽章的内容显示当时长城建筑工程是分工承包的,徽章是日后检查长城建筑质量责任的重要凭证。
第二单元的主题“马铁边境的迷雾”是对中国古代长城战争的高度概括。
长城既然修建,就是为了战争攻防的需要。从早期的弓、箭、剑、矛,到后来的火器,惨烈悲壮的攻长城,演绎了长城内外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场景。
守卫长城是确保长城沿线社会、经济、军事、交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活动。秦汉时期,在长城沿线设置边境郡县和各部都督,规定凡年满23岁的男子必须在边境当一年“卒”。明代沿长城建有“九边”,下辖各卫生所、所,常年驻军。
长城令牌是长城驻军的重要文件。令牌为铜制,背面刻有“永昌卫主将夜训牌”字样,左侧刻有“苏州八百五”数字,体现了明代长城严密的守卫制度。
腰牌,即护卫牌,正面刻有“护卫”二字,左边刻有“勇23120”二字。背面刻着“凡护卫官军,挂此牌者,凡无牌者,依律有罪,借与借者同罪”。
汉代敦煌长城沿线采集的猪蹄。它们是汉代守边将士的遗骨。它们延续了2000多年,是极其罕见的长城文物。
防御是长城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秦汉以来,长城防御就有了一套防御技术和驻军体系。如果发生战争,守卫边境的士兵将会参战。如果没有战争,他们会修长城,保养驻军装备,搞边境巡逻和守望。
转梁是汉代嵌在城垒墙壁上的装置,可以自由旋转,可以在110度范围内观察城外地面,不仅可以观察敌情,还可以关闭炮眼,防止敌人中箭。
虎落是埋在地下的尖桩,用来防御敌人骑行。火烤后的木桩更加坚硬,尖端高出地面,令人望而生畏。田甜是汉代长城防御的重要形式。在边塞烽火台外面铺上细沙,“沙不其面,日观其迹,方知匈奴来犯。”
守望者每天定时巡逻田甜,被称为“日迹”和“画田甜”。
篝火制度产生于西周。秦汉时期,篝火制度有了更严格的发展。一般的篝火制度是,白天烧草叫“烽火”,晚上点灯叫“尴尬”。“丰”以积薪为主要燃烧材料,“穗”以菊苣为点火材料。明代的篝火制度还包括射击示警,示警方式是升起烽火,同时开炮。如果有超过500个敌人,他们会升起烽火台并开炮。
汉代篝火制度表:汉代的篝火制度根据昼夜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信号标志、器具和燃放地点,但主要是白天点火,晚上升火。
汉代烽火信号表:汉代对烽火信号有严格的规定。根据敌情,昼夜制定不同的信号系统。一般来说,白天以养烽火为主,晚上以生火或积薪为主。
明代烽火信号表:明代烽火信号在汉代烽火信号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以硫磺、硝酸铵、火药为助燃原料的火炮系统。根据不同的悲情,对烽火上升次数和火炮发射次数都有相应的规定。
边塞上的篝火契约:即边塞上的篝火制度,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破城子。汉代中央颁布了烽火制度,其中中央颁布的制度叫货,郡县颁布的制度叫货约。
攻长城是巩固中国历代民族政权发展和兴衰的直接手段。每个朝代为了自己的政权稳定和领土扩张,都要定期参战。除了军事实力的强弱,比较长城进攻中军事武器的优劣也很重要。其中传统兵器主要有弓、弓、抛石、矛、刀、剑等。火器始于宋代,火药的使用使战争更加残酷和英勇。火器在明代军事防御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时被誉为“河西最好的火器”。
第三单元长城日落丝路花雨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巨大载体,直接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河西长城随着丝绸之路应运而生,开辟了中西文明直接对话的通道,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河西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西域道路的畅通。在河西长城的保护下,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交流和商务往来越来越频繁,从而使河西地区呈现出丰富而独特的社会形态。通过汉明时期对河西长城的有效管理,保证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超现实主义的雕塑场景——西出阳关的春风玉门来自唐诗“西出阳关无理由”和“春风不出玉门关”的句子。场景以河西长城阳关、玉门关为背景,以表达盛唐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为主题,运用现代高分子材料表现超现实主义雕塑,生动展现中原商人“西出阳关”时的告别和惆怅情怀;同时也展现了“春风玉门”的场景,意气风发,满脸春风。正是所谓的唐朝,吸引了西方的商人和名流直奔中原,就像“春风过了玉门关”一样。
汉唐丝绸之路路线图:
汉:长安-敦煌-南岛:若羌-叶城-喀什-阿富汗;
北路:吐鲁番-库尔勒-喀什-安息吧-大秦。
唐:长安-安西-南岛:通汉南路;
中道:吐鲁番-喀什-中亚;
北路:哈密-乌鲁木齐-伊宁-喀什-中亚。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标志着中原与西域的“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张骞出使西域图》是敦煌壁画第323窟的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张骞出使西域时朝拜汉武帝的情景。
玄奘佛经图显示的是盛唐时期玄奘通过丝绸之路前往古印度取经的形象。玄奘取经归来,写下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详细描述了西域各国的社会情况和风土人情。是研究河西地区和中南亚地区历史地理和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
武威雷台汉墓出土青铜车马仪仗队。由14辆青铜战车、39匹青铜马、1头青铜牛和45个青铜俑组成。由99枚棋子组成,阵列庞大,气势恢宏。其中一匹领头马造型精致,魅力十足。它就是著名的青铜奔马,已被确定为我国的旅游标志。依次排在前面的是17武士车矛戟。之后有五匹马,中间那匹马很高,由墓主人骑着。其他四个骑行都是骑行来的。队伍中间是车马俑,由1斧头车和4战车车组成。后三辆车是平行车,属于物流车。这些礼仪俑充分展示了古代封建官僚的出行场景,如等待马萧萧和“汽车在马如龙像水一样跑”。
河西长城管理机构掌管着中国的西北大门,历代都派兵管理,通过有效的行政管理来保证长城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从而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
张穆是汉简的一种。嘉峪关西北花海汉长城1977年8月采集,七棱八边,长37厘米。它写于韩立,有212个字符。随笔是汉武帝病重时送给太子的,内容涉及王朝兴衰,明确提到“守烽火”的国事。
第四单元展览的主题是古今的嘉峪关。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至今已建168年,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壮观的关城。嘉峪关关城1961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以关之名建城。
嘉峪关自古以来就是“百姓进贡的重要途径和河西保护的咽喉”。古属西戎,秦属乌孙,汉初匈奴占领。南北朝时期被梁倩、西凉、北凉和西魏所占据。唐朝属酒泉郡,宋朝被吐蕃、回纥、西夏占领。元朝属苏州道,明朝属苏州卫,设嘉峪关。
“合去嘉峪关”的碑文,是公元1886年,陕西知府周大午去嘉峪关时所写。碑文为太原太守黄自元所书,李奇所刻。碑有三块,第三块是郭嵩焘刻的部分。碑文描述了作者登上雄伟的嘉峪关时的思想感情。
“嘉峪关吉杰”纪念碑是公元1507年嘉峪关内城建设完成后,负责工程的苏州嘉峪关校尉王镇竖立的。碑文记载了重修关帝庙、重修关城的细节。
《嘉峪关的故事》碑是明代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写的一首五言诗,刻在碑上。《随笔》为***242字,草书流畅,笔法深刻。
“塞外雄踞”匾额,是当年负责嘉峪关大营的甘肃武威新战士永巴图鲁-邹(李正书饰)赠送的。
林则徐对联:1842+00林则徐被贬新疆。路过苏州时,他遇到了一个老朋友,写了一篇碑文。对联是“睡在树荫下看鹤调息,画一幅雪夜禅。”
正吻:即吻,据说是海中之鲸,雨神之坐骑,杀火之物。一般放在建筑物的正脊上,对面站立。
悬兽:是古建筑竖脊上的构件,相互眺望。
嘉峪关长城主要分为嘉峪关西长城、东长城和北长城三部分。其中,西长城是指从秋来河码头至莞城到达上吊墙的路段,全长约15km。东起下,经湾向东北延伸至新城,全长约25公里。北长城东起嘉峪关新城堡,西至酒泉谷夏,与通往山海关的长城相连,全长2000米。
嘉峪关关城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隘,素有“河西第一关”之称。关城雄伟壮观,由内城、外城、雒城、翁城和护城河组成。内城是关城的心脏,设有军事指挥部。
外城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外城城墙长1263米,城门在城东北,称为东门。
内城周长640米,面积25000平方米。有嘉峪关楼、柔远楼、光华楼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的木亭。
罗城是西侧的外城,城墙长190米,高10米,中间是嘉峪关的正门。
游击将军府是明朝的驻军衙门,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布局为两房三厅。
关帝庙重建于清代嘉庆十二年(公元1507)。庙内有一个大雄宝殿、两个辅殿和一个牌坊。
除了雄伟的关城,嘉峪关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有挂壁长城、托来河码头、魏晋墓群、黑山岩画等。自然风光包括辽阔的戈壁滩、神奇美丽的冰川雪峰、碧波荡漾的湖泊水乡、奇妙独特的丫蛋地貌等。
阶段
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嘉峪关游击将军包世义所建。过去这里是守城官兵、城中居民和商旅人士的娱乐场所。其造型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舞台。木制屏风将前景和背景隔开,屏风中央画有八个人物,就是人们熟悉的“八仙”的内容。顶部是中国传统图案“八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的综合反映。两边是一组风情壁画,讲的是寺庙里的和尚,尼姑里的尼姑,尼姑养大的美人。这些画在其他舞台上非常罕见。戏台两侧写有对联:“往日悲欢演尽,愚人忠景。”对联高度概括了人类事务的历史变迁和历代戏曲表演场所的作用。
文昌阁
文昌阁,始建于明代,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重修。亭子为两层建筑,两檐歇山顶,底层两侧单间,四周18红漆柱,形成回廊。里面是官厅,三间宽,两间深。四面有格子门窗,上部绘有80多幅彩色山水人物画。在明清时期,这个亭子是文人墨客聚会交友、吟诗作画、读书的地方。清末,这里成为公务员办公的地方。
“世界大门”纪念碑
关西门外100多米处,有一块清代刊刻的“天下第一大门”石碑。清嘉庆十四年(1809),苏镇大将军李视察嘉峪关防守时,见南有祁连山,北有黑山,风情壮丽,遂写下“天下第一关”四字,并以此石为碑。为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肉圆门
内城西门,前门镌刻“柔远”二字,寓意明朝为实现长期稳定的治国方略,对边疆(关外)游牧民族实行“软化”政策,以安抚边远地区。
市中心区
内墙高9米,叠墙1.7米,总高10.7米。6米以内是夯黄土,6米以上是土坯。600多年过去了,虽然墙体已经剥落,但大部分依然完好牢固。据传说,用于建造城墙的黄土是经过精心筛选和加工的。先将挑选好的黄土放在青石板上,在烈日下烘烤,草籽晒干。嘉鱼北段长城下出土的“长城徽章”详细记录了当时修长城的分工。长城徽章现在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展出。徽章是石头做的,正面刻着“我开工了”的字样,背面刻着“蔡志美开工了”,下面刻着修长城的各个工程队队长的名字。建筑工程完工后,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在距离城墙一定距离内,用箭射墙,若箭射不透,则证明城墙坚固合格;如果箭头射进墙内,证明工程不合格,需要返工重建。长城工程如此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了长城工程的质量。
洛城和箭楼
罗城始建于明朝弘治八年(1495),由苏州士兵李端成主持。“洛城”是敌人的正面,“凸”字形的城墙全部用砖砌成,非常坚固。“洛城”南北两端有“箭塔”,是关西、关南、关北观火的设施。两端与外墙相连,外墙与关城南北长城相连。
炮塔和了望塔
内城四角有望楼,也叫“守备楼”,形似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的地方。南北城墙上都有瞭望塔,放武器的地方。从这里往回看,“光华楼”、“柔远楼”、“嘉峪关楼”三座高楼在同一中轴线上。这种“通孔门”和高台楼阁的建筑形式,是几千年来中国建筑历史和建筑形式的不断发展。
光化门
内城东门额上刻有“光华门”二字,朝东,表示旭日东升,吉祥气氛普照大地。门口是用从黑山开采的石条铺成的。
光华大厦
它建于明朝郑德元年(公元1506年),由时任苏州军区装备部副部长的李端成主持。“光华楼”为三层三檐结构,高度17米。雕刻精美,五彩缤纷。展馆一层为砖木结构,二三层为木结构榫卯。虽然经历了近500年的风风雨雨、地震等自然灾害,但它依然巍然屹立在关城之上,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和精湛。
关帝庙
明末清初从内城迁到现在的地方。殿内有一个正殿和两个陪殿,还有刀室、厅堂、马厩和牌楼。总面积720平方米。
关帝庙曾多次扩建,最后一次修缮是由嘉峪关游击将军熊主持的。1998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集资70万元对关帝庙进行了重建,并对牌楼进行了粉刷,使关帝庙恢复了明清时期的风采。
东瓮城和西瓮城
嘉峪关东西瓮城布局严谨,东瓮城门楼额上刻有“朝宗”二字,表明历代朝廷官员虽远行不忘朝廷和君王。相比之下,“惠济”二字刻在“西翁城”的门槛上。意思是西域的诸侯、官员、商旅在这里友好相见,经过这里向中原王朝进贡。西翁城还将大门向南劈开,不与内城大门直接相连,使关城更加庄严深邃,成为内城的一道防线。
游击将军办公室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又称游击衙门,最早建于明代隆庆,后来成为明清时期守卫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事事务的地方。现在的建筑是在1987的原建筑基础上改建的。为四合院,两房三厅,占地面积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808平方米。
在嘉峪关的古代军事史上,游击将军府不仅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也是朝廷统治该地、检查商务使节往来、联络西域、中亚和各少数民族的枢纽机关。
《游击将军府复原展》以史料为依据,以现存建筑为框架,以超写实雕塑(高分子仿真雕塑)为主要形式,深入细致地展示了嘉峪关游击将军的生活史。
嘉峪关游击队总馆展览分为两部分。前院以议事厅为中心,集中展示了古代游击将领和文武百官指挥对敌、发布公文的场景。后院是游击将军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生动展现了游击将军及其家人的生活场景。展览从人物生活入手,严谨、科学、准确,高分子仿真人物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展览形式简单,观赏性强,趣味性强,是游览嘉峪关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