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懒惰的三种方法——精读《僧侣和哲学家》( 8)
任何观念,如果它想对一个个体产生影响,就会对这个人产生影响。比如“懒惰”在生活中确实存在,但人们却视而不见。其实懒惰是小事,责任是大事。在汉语词典中,“懒”有两种定义:懒惰,不喜欢浪费体力或脑力;不勤快。具体表现为,“我只想做简单的事,我连事情都不想做。”心理学把懒惰归为心理厌倦。想问一下,懒人厌倦了什么?为什么会累?深入追问,这个时候就变成心理话题了。
然而,今天我们要看看宗教是如何看待超越一般定义的“懒惰”的。在此之前,我不妨回顾一下我在精读5里说过的话,即佛教的道路是一条精神发现的道路。这条路可以和科学路不一样。科学只承认可以用具体或数学方式证明的东西,而心灵之路处理的是无知和快乐与痛苦背后的原理,承认从冥想体验中诞生的深刻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懒惰无疑可以归为无知。
“像我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完美。”
如何定义懒惰?佛教认为懒惰有三种。首先,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吃饭和睡觉上。简而言之,我只想吃饭睡觉。第二:告诉自己,“我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完美”。那就是:信心不足,无法认真练习。佛教认为,这种懒惰会让你觉得努力没有意义,永远不会有精神上的成就。这种懒惰会让你气馁,让你不去尝试。第三:把生命浪费在二等重要的工作上,从不面对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关注细节而不是重点。正如第四篇精读所说,不难看出佛教其实是支持“正志”的,第二种懒惰的定义也再次体现了这一点。
所谓积极向上的志向,也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无独有偶,在《神曲》中,中世纪的但丁将懒惰定义为七宗罪之四。懒惰受到谴责,因为它造成了一种不平衡:不懒惰的人必须付出更多。所以但丁的懒惰明显指向懦弱和不负责任。这种说法的正面表述自然是:责任感和利他主义。正如马太所说,所有参与公共或政治生活的人,其目的不应该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赞美和认可,而应该是真诚地改善人类的处境。
三种解决懒惰的方法
看看佛教解决懒惰的三种方法。第一种解决方法:永远思考死亡和万物的无常。结论是,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必须快速面对真正重要的事情。第二种解决方法:想想修行带来的内在改变的好处。第三种解决方法:认识到唯一能终结所有做不到的事情的方法就是立刻放手,转向真正赋予生命意义的事情。
最后,回头看看本文开头提到的小问题,答案可能五花八门。生活的真相可能就是我们总是懒惰,总是拖延。也许这是由于自然。如果你有改变的欲望和动力,不妨尝试三种解决方案。另外,第二场,小女孩哭着喊妈妈,妈妈来晚了,大人们有时会问一句“这是谁的孩子”,然后匆匆而过。这时,一个和她同龄的小女孩正拉着父母的手。见她哭了,就走过去对她说,我等你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