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Kill La Kill的制作技术和成本?
20140211000关于《杀啦杀》的问题:超快的节奏和神展开
文/dandoliya
为什么0005号《杀啦杀啦》连续四个月视频收视率最高?
我们先看一则新闻:
2014 14新粉丝动画视频数量排名公布。通过使用地面的数字信号录制功能和PS3的网络信号录制功能,新粉丝的视频录制在日本越来越受欢迎。根据2013年2月30日至2014年2月2日的相关统计,上个月视频播放量最高的作品是《劈腿少女》。“这次夺得榜首后,《剁妹》获得了连续四个月视频数量冠军的荣誉。目前平均每句话视频量超过15000,也就这一部作品。作品上线以来能够保持超高人气,在之前已经非常难得。
——正文开头——
最近,我一直在重温伊娃。当然,在重温的同时,我发现这部经典终于被别人效仿了,那就是kill la kill。
这个动画师的官方口号是“穿衣、杀戮、饥饿、鬼魅、求生,最终切割世界!”一看就是超快节奏的开发风格,画风和“变态”(这是褒义词)。这部动画几乎达到了限量动画的极限(详见豆瓣上的一篇文章:《邮局港剧,关于双斩少女的画风》《邮局港剧,关于双斩少女的画风》)。这种风格在电视版EVA的25-26集都出现过。这两集,Ikari真司一直被自己的心理罪恶感所困扰,内心世界走不出来。在这两集里,出现了相当数量的静止画面,庵野秀明也因为风格突变而引起了不少非议。至于《EVA》如何反映了当时宅男的心理状态,被大量哲学世界观所笼罩,几乎成为庵野秀明的心理自传,以及对未来动画行业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相信熟悉二次元的人都不会绕开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同样的,我觉得最多十年后,kill la kill会有这样的好评。
我对限定动画的技术方面了解不多,只能建议参考豆瓣影评之前的文章。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我再补充几句: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限量动画作为一部忽略了透视效果的作品,几乎被公认为只是一部次供(比如美国动画《飞天女警》和《小马》)。这种理解其实很多时候是一种误解,而伊娃打破了这种误解。不过只是在电视的最后两集才尝试过,而《杀死啦杀死》将这种技术广泛应用到动画中,一方面省钱,另一方面也给观众带来了一些更多的视觉体验。
仔细看看《杀死拉·基尔》的监制今石洋之,你就会知道他参与了《伊娃》的动画制作。
所以仅从动画技术层面来说,这个“kLK”继承了“EVA”。
从人物设定和题材上来说,《杀死拉杀》也是对EVA的一个发展。
《EVA》最受好评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第一次出现了一个负面情绪强烈的英雄,这几乎完全符合当时(也许是现在)宅男的精神状态。(如果你不是宅男,建议你去看宅男的三部小说《失去一个女儿》《欢迎来到NHK》《爱上二次元病》,分别阐述了男人和女人成为宅男的不同原因和夸张之处。从这里我也猜测,真正的同性恋很大程度上很可能来自于父爱的缺失,而不是来自于任何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Ikari真嗣自卑,被动,胆小,没有一个男主角应有的血性气息,尤其是《EVA》给人早期充满血性的错觉。
而《杀死拉·基尔》确实做了相反的事情。
缠流子拥有一个血性英雄应有的全部气势。他挑衅,大胆,狂野,无脑,一开始就给人一种压迫感。通过对比同时期以女性为导向的动画,可以发现缠流子在女性主角中的性格特征,在保留女性特征的情况下,真正做到了一个充满激情的男性角色。同期《圣斗士星矢ω》中的尤娜,《虚情假意》中的千寻·丰崎骏,《心动光美少女》中的相田爱,《天才麻将少女》中的宫永咲都不具备这种特质。
这既是强化男主角“无脑-不快乐”固有模式的延伸,也打破了女角色偏花瓶或萝莉的特点。
当然,这也是因为动漫产业在精神建构上比现实世界更早进入后现代文化语境,是“美国死白人异性恋男性”传统话语权迅速崩塌的写照。《杀死啦杀死》中的缠流子,继Ikari之后,创造了女权主义平等话语权的具体表现。
在这部动画中,广为诟病的“羞破苍穹”现象,其实是一种过分关注性的失序。
在这部作品中,缠流子和她的宿敌鬼龙医院在变身时都要全裸,而且在变身后的战斗中乳房抖动非常明显。因为今石洋之动画《突破天元》的监制,这种现象也被称为“突破天元”。
不过这一次作为封面没有任何亮点和玄机,甚至还大张旗鼓的出现在OP上。
在这部动画之前,有很多爆乳的镜头,但大部分都是男女关系中肢体语言的表达,比如《一骑千里》,其中大量镜头都是爆乳,只是为了满足男性对YY的关注的动画作品;当然也有一些反其道而行之,比如《美少女战士》。女人也有乳房,但她们变身的时候,用全屏星光和灰色剪影对象化了自己的身体。
一个是作为男性观赏物存在的动画作品,一个是作为男性附属物存在的动画作品。只是对重男轻女理论的一种背书。
但这一次《杀啦杀》彻底抛弃了以男性为参照对象的女性话语。动画中,鬼龙庭说,“如果是为了战斗,我不会感到羞耻。你所谓的羞耻感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只会让你无力反抗。”这句话可以称为新时代女性重新掌控自己身体的宣言。女人不需要活在男人的羞耻感下。为什么我自己的身体不能展示?我的身体既不是“一骑千里”式的男人偏执的观赏品,也不是“美少女战士”式的男人花瓶(片中的制服面具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拯救公主,还是传统的英雄故事模式),我的身体不会引起性趣,也不会因为你所谓的羞耻心而有所保留。
这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女人们一丝不挂地在街上游行。
所以在这部动画中,鬼龙学院和缠流子在战斗中的奶昔,因为战斗画面的激烈对抗,只是成为展现女性身体之美的载体,而不再具有性和羞耻的象征。
这方面连《EVA》都做得不好,OP里还有凌波力和明日香的情色裸照。
接下来是动画剧情和主题。
《杀啦杀啦》的主题一开始是血腥的展开,后来剧情不断反转。几乎每一集都会以极快的速度重建剧情,尤其是16和17这两个字。与《魔女的小圆》和《春久里的惆怅》不同,这部动画并不是依靠复杂的世界观来完成剧情重构,而是依靠简单的世界观。这种风格和《当海猫哭泣》《进攻的巨人》挺像的,每次信息泄露,故事都会被改写。
这与《打怪兽升级》(如《游戏王》系列)、《日常生活》(如《柯南》系列)等流行的剧情演绎有很大不同。其实严格来说,妖精的尾巴把一集的“日常生活”风格改成了好几集。现在火影忍者漫画进入填坑期,信息变得密集。但是“打怪升级”的故事和中早期的“日常生活”的回忆就让人尴尬了。
我们回去杀了拉基尔吧。在这部动画中,如果看过这部作品的观众有很深的感受,强烈的背景音乐响起,在介绍人物时直接在屏幕上打出血红色的人物。日常生活的故事很少,从一开始就被推到了故事主线。里面的每个主角都为剧情演绎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仅是做花瓶或者划水。故事的信息内容极其密集(请忽略第一集开头一路人传一星服被虐的场景)。无论是鬼龙家还是缠流子,他们对手戏的时候,气势都是极其彪悍的,他们温柔的一面只会展现给自己信任的人(这里也说明鬼龙家不信任她妈,缝了眼睛)。一方面给人一种“非男性控制”的感觉。
而整个动画的主题,在16-17集反转后,传统的“战斗生命纤维”/朋友战斗角色变成了“主人”——“利用”角色。整部动画有着强烈的血腥黑暗气质,类似于《魔女小圆》的设定,风格飞跃带来的冲击令人窒息。《魔女小圆》直接从清新风穿越到黑暗风,《杀啦杀》直接从热血风穿越到黑暗风。
日本三大动画代表作分别是《太空战舰大和号》、《高达》和《伊娃》,它们分别奠定了“正义之血”、“科幻理论”和“多/无主题”的基石。在这三大基石的基础下,动画的商业化运作开始卖肉,卖萌,卖后宫。如果说三神的性选择分别是“性发泄”、“冷言冷语”、“冷迷茫”,商业动画中的可爱/多肉/后宫设定是“性开放”,那么隐性的同性主题设定则大行其道,官方搭配、CP、可逆的平等人文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发展的基础理论,“围绕人物关系演绎故事”。然而,《奔跑吧》进入了后现代文化的动画行业,真正能传承三神精神的作品却不见了。豆瓣“听听听听”在影评《你与我的时代不同——悼念那些失传的日本动画》中写道,新世纪的这些动画与旧动画关系不大,是“新动画”。他对圣斗士圣斗士ω和银魂都有独到的见解,我非常赞同,尤其是他提到银魂被提名为新三神之一。
银魂其实继承了EVA的“多主题”基石,和keroro之类的搞笑动画的区别可以在《听听听听》一文中找到,而它继承了《正义之血》的新时代动画,我认为是《杀啦杀》。《银魂》是性开放的商业动画和性寓意的传统动画的融合,而《杀戮拉杀》则是一种将“性开放”造成的大量肉块进行秩序化的“性常态”,将身体和性完全正常化,而不是符号化。
这一点其实在美木山爱九郎的裸滩上就有所体现。艾九郎在向缠流子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时,试图用自己的身体靠近缠流子。缠流子说,“其实你只是想为这件事(物理方法)正名。”这句话其实是对那些以卖肉为噱头,情节平庸的漫画的警告。在后面的裸体沙滩上打斗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用身体进行的性暗示,也没有想到艾九郎频繁展示自己的裸体是性暗示——已经审美疲劳了不是吗?
当然,不仅如此,《杀啦杀》还反映了很多地方的现实。
等级本能学院,只要足够强,在上层,生活也不错,尤其是第七集《我讨厌不了没用的人》。这种运作方式几乎让贞子和缠流子这对好朋友反目成仇。与一些社会情况和政治倾向有关;
从鬼龙院与家族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知道,鬼龙院对母亲的强烈反感,是对《EVA》中的真司Ikari对父亲感情的一种改写。Shinji Ikari性格懦弱,希望和父亲正常交流,讨厌父亲因为工作而孤立自己。这是很多宅男养成性格的必备因素,也是成为大坂嘉和“情人”的重要原因。鬼龙之家强硬,其母强势介入。从能力到继承人,从所谓的“新娘礼服”到“衣服”的定义,这是一个动画版的莉莉逼婚视频,这也是现在很多孩子和父母的差距。
从冷漠放养到强力干预,揭示了时代变迁下家庭对孩子影响的两个极端。这很可能是因为老一辈觉得自己的生活被冷放养后没有得到应有的爱,所以对下一代负全责,导致强力干预;也可能是因为信息的加速更新,体验社会的话语模式失效,以及“年龄=经验”这个方程式的逐渐崩塌。我不知道原因,但一个明显的社会现象是从“极冷”到“极热”,这一点在《EVA》和《杀啦杀啦》的剧情设定中可以清晰感知,甚至在观看主镜头时:“EVA”是成人视角,从雷达技术探测使徒开始;杀拉杀是一个少年的视角,为了证明自己的野心。
当然,现在真司Ikari式的叛逆已经不存在了,但他们的做法是寻求父母的认可(其实凌波力和明日香也在寻求认可),并在《杀人狂》中将其转化为缠流子式的叛逆(注意缠流子的父亲也将她长期寄养在学校,缠流子也一直为寻找父亲的秘密而奋斗);鬼龙学院长达一个月的反叛,就是为了摆脱身份。从她招募四大天王的过程可以看出,她并不是像母亲一样为了建立权力而战,更多的是为了保护弱者而战,本能是一种矛盾。反抗权力的时候,如果不强大,还是会失败。
从这个角度看,似乎缠流子其实是一个寻求父母认同、理解并最终融合的人物,这是一个陈旧的思维观念;鬼龙学院根本不是反派,而是在规划如何对抗权力和认同,这才是新时代90后需要的精神。
当然,这些对抗都是同龄人之间的,与几代人无关,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早就脱离了父母的掌控。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画一条反对父母的时间线。在希腊神话中,父子乱伦是为了“建立”;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顶替”;哈姆雷特为了“缅怀”,杀死了自己的叔叔,诅咒了自己的母亲;Shinji Ikari因为“身份”恨父亲;而缠流子的父亲是被一个无辜的人直接杀死的,鬼龙之院在17集把他的母亲放在十字架上,为了“反抗”。冷漠的父亲从一开始就与父爱关系的建立有关,导致不杀自己的父亲无法取代他,成为一个稳定的父亲。哈姆雷特杀死了他的叔叔(舅舅),因为他父亲原本“完美稳定”的形象已经崩塌,哈姆雷特召回了死去的父亲;“替代”和“回忆”其实是在为“认同”做铺垫。Shinji Ikari根本不在乎他们父辈的形象是否完美,只想“认同”这种名存实亡的公公关系。缠流子的“解放”和《鬼龙院》的“反叛”代表了新时代人类对父亲的复杂情感。只有死去的人我才会想念他们。如果你还活着,我会想念他们的。
关于反对父母的动漫作品,建议《圣战士罗宾》中的反派boss几乎都是主角团队的父母,不是父亲就是母亲。
说说我的猜测,为什么缠流子法衣上的血是一只眼睛瞎了,因为她父亲的眼睛也瞎了,而这个法衣上的血应该是他父亲的化身,而鬼龙府的法衣上所谓的新娘妆是纯的,应该是他母亲的化身。为什么缠流子是“男人装合一”,鬼龙之家是“男人装铺天盖地”,这恐怕和他父母的身份有很大关系。
在这两个人之后,我还想说说满船的摆件。
这是关于吐槽文化的流行。我会说吐槽对文化认同和信息时代的影响,但我觉得和罗振宇说的“信息时代大家对错误的容忍度提高”关系不大,我觉得更和吐槽文化的强势运作有关。大家都是用游戏的态度而不是认真的态度看待错误,但并不意味着对错误的容忍度会提高。央视突袭东莞引起的一边倒的责难就是一个反例。无论在信息社会还是传统社会,责任/契约都没有本质的变化。在传统社会,犯错会受到道德的指责,而在信息社会,犯错会受到民主的惩罚。
以今年的春晚为例。冯小刚的改革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尽管他提前给自己打了一个“骂春晚变时髦”的嘴炮,并在春晚前三分钟说“看春晚就是要吐槽”。但他似乎没有感觉到,去年哈文的春晚,大家都吐槽一个快乐的低谷,今年却吐槽一个抱怨的低谷。
那太远了。往后拉一点。
我在《妖西游记》的影评里写过吐槽文化和废话的区别,来源不同。(后者)是来自社会底层的自嘲,(前者)是来自工薪阶层的娱乐嘲讽(包括这里的中国相声)。当然,上层也有类似的话语模式,我们称之为脱口秀。但现在,由于弹幕文化的出现,自制喜剧出现了重复强、风快的特点(或许有中国特色)。是的,我说的是和谐感的“出乎意料”;以及社会开放导致的性文化的均等化和所谓“低俗”文化的正面化,没错,我说的是突破下限的“十万个冷笑话”;再加上信息的另类解读和高级讽刺,没错,我说的是“大事件”(注意这三种不同风格的喜剧其实来自底层/中层/高层的不同阶级文化群体)。
好了,往后拉一点。
弹幕文化的出现,终于将这种无厘头/吐槽(相声)/脱口秀整合成了一场无差别的娱乐狂欢。这里先说结论。下次我将以上述三个喜剧视频为例,深入阐述我的观点。我觉得《向老板汇报》其实就是整合的产物。
现在全部拉回来。
我们都知道鸣人是一个会说话的人,这也给人一种感觉,日本动画(现在已经发展成全球动画)给人一种错觉,说话/说教成为了血液中的重要因素。
口推诿/说教的话语模式,从鸣人与土的相互口推诿就可以看出来,很像意识形态的灌输。颇有当年宋公明招降时,几句简单的口诛笔伐就让所有水浒动容的感觉。
说教,带着上流社会居高临下的道德优势;口头规避是披着理性思维能力外衣的中产阶级的一种说话方式;对于下层阶级来说,这种说话方式自有其名——嘴炮。
也是因为弹幕文化让观众参与互动。说教/口推诿/口炮(我想研究这三个词的词源和演变以及最终的融合趋势)已经逐渐汇成一种泛文化。没错,这就是我要讲的真实故事。
回想一下樱井真子在动画中的言语表现。她总能用看似不合逻辑的语言击中缠流子的内心,让她重新强大起来。最典型的一句话就是“你现在是一个贪婪的流氓,所以你的力量一定很强大”。这个贬义词不仅用于对流,也用于90后甚至00后,我们习惯了听长辈的说教,知道安利式的传销洗脑,看到鸣人的口推诿。我也知道,无论是在银魂,还是在keroro,还是侦探Q的哥哥,都是胡说八道,滑稽可笑。可以说,我们从来没有真正见过传道、口推诿、口炮三位一体的语言模式。
樱井真子,我做到了。
这充分说明了一件事:kill la kill之后的动漫文化将会成为高中和下层社会融合的文化发展的雏形,而这种雏形也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在未来的写照。年龄不会再成为隔阂和群体,兴趣最终会形成群体,这也是《小时代》和《爸爸去哪儿》带来的不同特点。小时代是精准营销的产物。
最后,乐视tv的中文翻译比现在流行的《双切少女》翻译好多了。从此“衣”为主角,“裁衣”有“作战服”和“军服”的谐音,也代表战斗。反抗自己的命运不仅是缠流子和鬼龙之家在做的事情,也是神衣和血在做的事情。
——————————
四个小时后,知乎网友发来评论,大概意思是我说话太多了,没意思。回想父亲问我“你这么喜欢看数码宝贝。这种低智商动画有什么意义?”我的回答是“我能感受到友谊、团结、互助”,父亲说:“现实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我一下子无语了。
祝福这篇文章带个不骂的光环,称之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就像我还没看过宇宙河战舰一样,但这并不能阻止他成为三神之一。如果我是对的,这篇文章不会火吗?哈哈。
嗯,我相信这个时候的罗振宇,互联网时代犯错的人容错率还是会比较高的。请不要喷。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我所认为的新三神,银魂,少女,海猫哭的时候,可能以后会有所改变。其实我也不觉得老三神特别牛逼。你把美丽的光之少女放在哪里,你把春日春宫放在哪里,你把神奇的少女小源放在哪里?
这时,我想起了三国杀在湖北张坤的评论。“周末娱乐”来了。他满脑子都是陆逊,扩充了自己的第一个武将。大家都觉得特别好玩。我也想周末娱乐一下,主观一点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