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在文化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流行文化兴起于当代城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它以全球化的现代媒体为媒介,按照商品市场的规律运作。大众文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思想情感状况,反映了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道德伦理面貌,满足了人们对现代生活观念和文化审美情趣的精神追求。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赋予青少年乐观的生活态度、广阔的生活空间、多样的生活色彩和广泛的交往机会,使他们在丰富的审美愉悦中释放身心疲劳,在心灵的陶冶中享受生命和世界的自由,理解其微妙的深层含义。但我们也看到,后工业时代的大众文化,在消费意识形态的计划性引导下,日益强化其工业文化特征,在利润最大化的根本目标下,已经商业化。道德理性、审美价值、思想深度、终极关怀等文化产品的精神维度和内在美,在直接的功利满足下退化为庸俗的感官安慰、刺激或放纵,从而暴露出物质膨胀和人文精神缺失的致命弱点。大众文化把传统文化变成时尚文化,把神圣文化变成快餐文化,把审美文化变成消费文化,把批判文化变成娱乐文化,渗透到青少年的休闲生活中。它就像一个无形的社会振动器,使青少年的休闲生活呈现出多元而广泛的社会文化图景,并演绎成青少年休闲文化的内在价值冲突。

首先,分析时尚文化中的平庸之流

时尚文化是指它起源于物质文明,反映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形态,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发展趋势。

文化存在形式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和生活情趣的动态展示。时尚文化融合了现代社会价值观和生活理念的最新元素。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猎奇心理造就了文化时尚,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消费。时尚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的缩影。透过时尚生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品位。20世纪末以来在青少年中流行的娱乐活动及相关产品和消费模式包括“粉丝”文化、嘻哈文化、街头运动、网络游戏、R & amp;b音乐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其求异、前卫、创新、娱乐、想象、反传统的鲜明特征,天然契合了青少年追求新鲜事物、发展个性、展示青春自我的内在需求,对特殊时期有特殊心理需求的青少年有着强大的渗透力。其独特的消费娱乐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潜移默化地塑造着青少年的文化习惯,在思想、观念、行为、审美等多方面影响着青少年文化的变迁轨迹。近年来,青少年中的偶像热、漫画热、大拇指热、哈韩哈日热,以及所谓的时尚达人、@一代、“酷”一代、“新人类”、“新新人类”,无一不是在讲述时尚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对时尚的追求成为展示青少年社会身份和个性的重要特征。伴随时尚文化而来的服装、餐饮、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产品,甚至语言、生活习惯都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求,形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但也要看到,时尚文化瞬息万变,缺乏时间的考验,没有被社会制度过滤。平庸的东西往往被视为新潮,成为时尚,深刻崇高的东西则被视为过时。不仅不能给予青少年他们所关注的深度和后劲,而且在运营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低级、庸俗、分散的价值观。价值取向的片面性、盲目性和媚俗性导致青少年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和颓废的精神生活取向,个人对时尚生活的追求和对娱乐的关注分散了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热情,取代了人生理想和国家利益,与人性的自觉提升相违背。

第二,快餐文化带给青少年感性的思维方式。

快餐文化是指人们工作之余的休闲,不追求完美和意义,只希望用简短的形式和内容。

流行文化产品,享受悠闲、轻松、愉快的生活。当今社会,经济亢奋,物欲横流,诱惑不安,生活节奏加快,人类因为对生活的不耐烦,越来越追求简单和高效。为了放松心灵,人们不想品尝古典、优雅、经典的文化盛宴。他们越来越习惯于视觉阅读,看电视,看DVD,上网浏览。名著被改写成图文并茂的书籍,就连以声音著称的音乐也被简单的插画拍成了MTV。人们越来越喜欢用眼睛而不是大脑思考。在MTV中没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影像碎片的堆积中,在时装秀的炫目色彩中,在无处不在的广告的绚丽画面中,文化失去了沉重感和永恒感。形象取代了文字,片段取代了整体,肤浅取代了深刻。读图成了一种方便、省心、美味的精神快餐。就连央视的《百家讲坛》也是用讲故事的方式,用时尚的方式去了解中国经典,通过快餐销售,给大众生活带来乐趣。随着文化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媒体炒作的正规化,快餐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上层。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资料室、新华书店等珍视和积淀传统和历史的神圣场所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人们更舒服地躺在沙发上享受电影、流行音乐、街头文学带来的“浅阅读”,更愿意走向以娱乐为最高追求的浅薄、简单、轻松的碎片化语言。快餐文化失去经典作品,使得在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对图像产生了挥之不去的依赖,失去了应有的想象空间,不自觉地降低了对强调概念思维的文字信息的阅读兴趣,导致人的“读、听、表达、思考”能力退化,成为感性的奴隶。对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脱离文化内核的时间快餐文化,不仅不能有效传承人类文明,而且会因为缺乏深度阅读、思维训练、审美熏陶和具有精神震撼的人文关怀,在社会化过程中失去人生发展的坐标。

第三,消费文化诱发了青少年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

消费文化是指消费者对消费价值的判断、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以娱乐消遣为直接目的,是大众文化消费最明显的特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已经从过去的追求生活品质转变为追求生活品质。正如后现代理论家博希亚所说:“在新的消费社会中,消费者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用品,知识、职业、权利、艺术甚至时间、空间、环境和身体都成为了消费者。消费社会的人们或消费者所倡导的是一种新的道德——所谓的‘享乐道德’。他们把享受自己,享受生活,当成生活的义务。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不断发明或尝试新的乐趣和满足感,他们通过消费实现自我。”当今社会,消费不仅意味着商品的购买,更意味着身份和品位的追求。

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发展和思想变迁为消费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在外来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下,充满商业气息的消费文化以市场规则为逻辑,以普通大众为影响对象,放弃和异化文化中的崇高感、悲剧感、使命感、道德感和责任感,追求消遣和享受,引导大众感官享受和物质消费,分散人。在商品消费时代,只有商品消费和你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无关,或者可以说商品消费也是它自己的意识形态。随着大众文化和商品消费意识形态的蔓延,主流意识形态被从中心位置推向边缘,大众也从主流意识形态转向关注日常生活,导致我们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民族精神、传统价值观和语言规范被弱化、淡化或扭曲。一些青少年虽然还没有很高的消费能力,但在消费观念上已经认可了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崇尚个人享受和所谓的个性,追求西化的生活方式,向往洋品牌和高档,把名牌等同于品牌,把高消费和美好的个性生活结合起来。在他们有经济独立能力之前,大多是靠逛街、买假名牌、穿时髦衣服来体验和积累经验。然而,一旦他们的消费行为从实惠、耐用、节俭的传统取向转变为特别注重审美、新潮、变异、个性,把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物质文化取向视为更高生活品质的象征和幸福生活的象征,就忽视了他们的精神和精神归属,不利于青少年稳定和个性的形成。

第四,娱乐文化促进了青少年审美趣味的世俗化

娱乐文化是人们通过一定的身体或智力活动,获得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领域的结构性变异促使人们的精神取向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审美时尚从单一化转向差异化,从教育模式转向消费模式,从社交活动转向个人娱乐,从自发转向自觉。“娱乐”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并且在现代传媒技术和商业利益的导向下,娱乐文化不再具有席勒所描述的古典美学的精神游戏特征,而是趋于泛娱乐化,即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传媒为主要载体(电视、戏剧、网络、电影等。),以浅薄空洞的内容,甚至不惜低俗、噱头、戏谑,通过”。在巨人社交娱乐文化的漩涡中,以名人趣事、暴力犯罪、灾难事故、恋爱事件等为题材的软新闻的流行,导致传统权威媒体的庸俗化和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及社会风气;电视的“泛娱乐化”倾向促使许多频道栏目纷纷改版,使其淹没在软、趣、俗的娱乐洪流中。”“超级女声”就像一个巨大的梦想引擎。以其为标志的电视娱乐文化,在观众互动和罐头笑声的背景下,为娱乐而呐喊,导致青少年社会角色和价值取向的错位,加剧了他们追求瞬间发泄和释放的浮躁心态,而生活思维的唯心主义成分大大减少,不利于青少年真正的精神和谐。网络借助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及其无与伦比的自由传播和公众参与的翅膀,形成了以爆笑、搞笑、恶作剧为特征的娱乐文化,为幽默而沦为低俗。一切权威神圣的东西都成了“恶搞”的对象。手机短信传播低级庸俗的“黄色笑话”,网络上演“潘冬子入列为闪亮红星”。大量曲调奇特、语言粗俗的网络歌曲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娱乐空间。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受困于“娱乐”而“受挫”,他们“虚拟生活”的价值取向使他们社会化。文学在花酒的过程中越来越娱乐化。浪费的资本和丰乳肥臀在性描写中起着边缘作用,“美女作家”用所谓的“身体”写作,“地摊文学”挑衅性地制造宣扬物欲、爱欲、肉欲的垃圾话语,使文学失去了厚重感,变得贫瘠而轻浮。青少年沉迷于浅薄搞笑、轻歌曼舞、做作呻吟、揭秘、情色谋杀、江湖官场、闲散野趣中的轻松、惊险或诡异的感官体验,既不需要智力消费,也不需要深入思考人生本质和人文关怀。文学的灵魂被卖给了感官娱乐,他们的精神世界被长期缺乏人性光芒所滋养。势必习惯于感官享乐,忽视精神空间,滋生了一种追求眼前快乐,拒绝道德追求的文化心态,导致青少年休闲生活的平庸化和休闲文化的世俗化。

与日常生活的和谐是大众文化生存的显著特征。青少年所追求的大众文化行为大多存在于他们的闲暇生活中,并通过渗透、融合、感染、凝聚、熏陶、净化等方式影响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在20世纪科技革命的冲击下,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经历了经济变革的信息化浪潮后,人类将步入休闲社会。

虽然目前人们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不一,但大众文化已经以其不可阻挡的力量渗透到了休闲学生中。

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社会休闲文化生活中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这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打破以学校为本位的旧教育观念,从教育与社会、生活与科学的全方位视角理性审视大众文化引领下的青少年休闲文化,通过积极的休闲教育走进青少年的心灵,用科学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遵循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追求自由、独立、个性、享受生活、创造激情的休闲文化生活的同时,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和谐融合,科学安排休闲生活,让生活因休闲而精彩,进而获得个性的和谐均衡发展。